廉吏于成龙升了官却没路费赴任
2018-05-21 08:16:02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廉吏于成龙升了官却没路费赴任

廉吏于成龙升了官却没路费赴任

于成龙(1617~1684年,山西永宁〔今吕梁〕人)年少时就胸有大志,自幼过着耕读生活,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。顺治十八年,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阻拦,抛妻别子,怀着此次行为绝对不是为了满足温饱,更不会做对不起或有背良知的事的抱负,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蛮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。

罗城在清朝的统治下还不到两年,由于局势未稳,两任知县一死一逃。于成龙到罗城时,这里遍地荒草,城内只有居民六家、茅屋数间,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。他只得暂时住在关帝庙里。在困境中,同来的五名从仆不久或死或逃,而他以坚强的意志扶病理事,终于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。

罗城百废待兴,首要在于安定社会,恢复生产。于是,于成龙采取“治乱世,用重典”的方法,首先在全城乡建立了一家有罪九家举报、若不举报则十家连带有罪的保甲制度,严惩那些犯罪之人,大张声势地打击盗贼。

境内初安后,他又组织乡民练兵,甘冒没有获得命令擅自发兵征讨、即使征讨有功也不可免罪的后果,抱着为民而死好过感染上瘴气得疾病而死的决心,准备讨伐经常扰害地方的“柳城西乡贼”。在强大的声势之下,西乡与罗城讲和,并将抢去的男女全都送了回来。他接着又在全县搞大联防,从此“邻盗”再不敢来犯境。

在消除内忧外患的同时,于成龙十分注意招募流民以恢复生产。他常常深入田间访问农事,奖励那些勤勉的人,规劝那些懒惰之人。农闲时他还带领百姓修民宅、建学校、筑城墙。对迁入新居的农家,又亲自为其题写楹联,以示鼓励。

在深得民心之后,他还以刚柔并用的斗争策略,解决了当地豪强欺压百姓的恶劣现象,使这些一向桀骜不驯的地方豪强都依法办事。三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,得到治理,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。

于成龙的突出治行受到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,罗城被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。康熙三年春,金光祖升任广西巡抚,就地方该如何管理谦逊征询于成龙的意见。对此于成龙曾两次条陈,针对广西地方施政的各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,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民众的建议,深受金光组的赏识与人民的爱戴。

康熙六年,于成龙被时任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“卓异”,并升任四川合州知州。他在离开罗城时连赴任的路费也没有,出现了百姓拥堵在道路两旁,纷纷述说着“大人您今天这一走,我们便又无依无靠了”,追送了数十里,才哭着回家的感人情景。

于成龙虽然为官时间很晚,但在他主政地方的若干年里,时时不忘为百姓做实事,爱国爱民之心有口皆碑,人人称赞。

小结:堂堂一位县令,离任时竟然连路费都没有,可见他清正廉洁、大公无私、一心为民到了极点。而老百姓在他临走时竟哭号相送、依依不舍,也说明“有口皆碑”是永远的真理,他的“天下廉吏第一”的外号亦并非浪得虚名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