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现当代文学以旧体诗词成就最低
2020-08-11 21:15:01
  • 0
  • 0
  • 3
  • 0

去年(2019年)是五四新文白话文运动整整100周年。新文化运动对中华文明的进展,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,一言难蔽之。

回顾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创作,在小说、散文、诗歌三大体裁里,跟过去几千年的古文即文言文文学作品相比,相对而言,今天的现代汉语即白话文小说与散文,既不好说进步很大,也不好说退步很大,只能说各有优点与特征,这方面本文不多深入分析下去;但诗歌还是要差很多,毕竟中国是诗的王国,悠悠几千载,成就巨大,特别是唐诗宋词的文学巅峰,可不是这短短百把年就能比得上的。尽管也诞生了不少杰出诗人,也创作了不少优秀新体、旧体诗歌,但跟古代、近代比,确实是无法望其项背的。

戴着枷锁跳舞,这是一句非常好的话,其实不光文学创作应该如此,做任何事都得遵循这个客观规律。说到文学创作,既要戴着枷锁、又要能够跳舞;也就是说,既要符合一些基本的客观规律、遵循一些创作上的原则,又要有自己的个性、创造;不戴枷锁、太自由不行,枷锁戴得太紧、太束缚也不行。

大家都说,最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新诗即白话诗远不如唐诗宋词,这没错,因为新诗就是没戴“枷锁”,太自由了,无拘无束、毫无章法、天马行空、放任自流,怎么可能写得出好诗来?但是你没发现,这一百多年的格律诗词更加不如唐诗宋词。可以说,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,在现当代文学领域以旧体诗词的成就最低。为什么?“枷锁”戴得太紧,太保守、太束缚了!咬文嚼字、胶柱鼓瑟、故步自封、因循守旧更加是不行的,非常有害于文学作品的创造与文学事业的发展。

在我看来,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严格讲究平仄、对仗的古体格律诗,偶尔拿来练练字、推敲推敲语言细节还是有用的,可若潜入太深,受其禁锢,画地为牢、作茧自缚,那你就仿佛在自己头上安了个紧箍咒,彻底完了。既令在唐宋王朝,真正的大文豪,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苏轼、辛弃疾、王安石……也有很多为了佳句、全篇而突破格律体例的古风、长诗,今天你还要死守这些“清规戒律”吗?

特别是有些写古体诗词的作者,本来现代汉语普通话早已普及了,可他在追求平仄时还不采用今天的新韵四声,偏要坚持早在清朝就编造出来、早已腐朽、早该废弃的平水韵、古音,有必要吗?值得吗?难怪写不出佳作,也难怪成就不高了。

当然前文也说了,大师是能跳得出去的,只有平庸者才会钻死胡同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