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华读书报》2月14日发表《批判村上春树》
2018-02-27 14:43:28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《中华读书报》2月14日发表《批判村上春树》

《中华读书报》2月14日发表《批判村上春树》

村上春树能不能批判?批判什么?怎么批判?
――谢端平专著《村上春树现象批判》出版
村上春树是当今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,以其代表作《挪威的森林》《海边的卡夫卡》《1Q84》等30余部脍炙人口、洛阳纸贵的长中短篇小说,畅销全球,享誉天下,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,在某家民间机构的竞猜中甚至屡屡排在首位,但至今仍只是“陪跑者”,频频交臂而过。
不惟如此,村上春树还在日本近邻、世界人口第一大国、对大和文化着迷的中国拥有大量铁杆拥趸,中国堪称村上小说读者与粉丝最多的国家。
那么,像这样一位在我国粉丝众多的国际知名作家,村上春树究竟还能不能批判?敢不敢批判?答案是肯定的。文学批评具有其自身的神圣性、独立性、科学性、责任感,批判村上是没问题的,关键是批判什么、怎么批判。
最近,一部名为《村上春树现象批判》(谢端平著,吉林大学出版社)的文艺评论著作横空出世,顺时而生。这也是目前世界第二部、中国第一部关于“村上春树批判”的学术著作(另一部是日本学者黑古一夫的《村上春树批判》)。此书甫一问世,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,以其观点的大胆、犀利而遭到大量“村上迷”的谩骂、攻击,亦以其内容的严肃、科学、客观、公正而得到学术界的肯定、赞赏。
谢端平1971年出生于湖南双峰,2001年到深圳打工,先后做过QC员、工程师、主管、部门经理、企业管理咨询师和高级经理等。他一直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,是打工文学的第三代代表性作家、草根评论家,迄今已发表小说、散文等100余万字,并在《文学报》《文学自由谈》《粤海风》等报纸杂志发表评论100余篇。
谢端平左手小说右手评论,号称文学多面手,既构筑起乡土与都市互现、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文学世界,又猛力抨击了文坛互相吹捧、以次充好与庸俗写作的丑恶现象。
谢端平是中国最早批判村上春树的批评家之一。十多年前他初读村上成名作《挪威的森林》,就认为其中存在很多问题。近年他系统读完了村上大部分作品,搜集了大量关于村上的评论,阅读了多本评点村上作品的专著,作了两大本读书笔记,在国内评论刊物上陆续发表文章十余篇,包括《村上春树的轻率》《林少华的翻译加法太多》《林少华的浮夸》《何不正视村上春树“陪跑”》《村上春树的通俗大法》等,引起文坛重视,甚至有人称他为村上春树批判专家。而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勇气与成就,靠的就是这种文本细读和资料积累的“笨功夫”。
在这本《村上春树现象批判》中,谢端平分析了村上的全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30余部,指出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主要缺陷,并捍卫文学尊严,尖锐批评了中国文坛缺乏文学自信、盲目吹捧外国通俗作家的怪现象。
谢端平作为草根批评家,孤身一人赤手空拳批判“万人迷”村上春树,需要勤奋、认真,需要专业学识、鉴赏能力,更需要过人胆略。他为什么要集中火力批评村上?在该书中他袒露了自己的心迹:村上是炙手可热的著名作家,在中国受到了非正常热捧,但其只是一个通俗作家,价值还远不如另一位通俗文学大师,中国的金庸;如果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村上,那将是诺奖的堕落和妥协,是文学的悲哀。书中如此定义“村上春树现象”:“虽然村上只是个通俗作家,大部分小说庸俗、低俗、媚俗,但多国特别是中国过度关注,极尽吹捧之能事,将他哄抬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。”
村上春树的小说固然有很多很突出的优点,但缺点也是不少的、明显的。他过于追求故事情节而忽视揭露现实问题、开掘主题思想,过多过滥、非常露骨的性描写,而走上了通俗文学的路子。总之,思想深度、价值高度不够,离民族史诗、时代史诗还有很大差距。精致而不够大气,优美而不够深刻,独特而不够犀利,曲折而不够现实,造作而不够质朴。
在谢端平看来,性描写是村上春树小说中最大的“噱头”。据他统计,《挪威的森林》里详细描写性的地方就达10次以上。其中性心理、“露点”描写、关于性的议论等比比皆是;如果删掉与性有关的文字,篇幅会减少四分之一以上,其小说也就索然无味。谢端平发现,在村上的小说世界里,男女只要碰到一起,就可能产生性趣的火花。形形色色的女性参与性事,人物的性心理也千奇百怪。写性本无可非议,精巧的性描写会使小说更丰满、更有味。按照谢端平的说法,村上的性描写就像是大颗盐粒,非常粗俗、非常直裸,感官刺激特别严重。
谢端平援引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宇佐美毅的观点,认为村上小说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强烈的主题及目的性。换言之,他的小说写作的价值取向往往是暧昧、混沌、模糊的。比如《海边的卡夫卡》自始至终未交代父亲的罪孽,父亲的形象暧昧、模糊、不确定。诺奖获得者、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也认为,村上春树的作品充满内闭式个体的失落、孤独、空虚、怅惘等颓废情绪,人物缺乏社会意义。日本作家三好将夫亦认为村上是个玩世不恭的写手,没有任何词句出自灵感或内在冲动这一传统创作动机,只有极少数人才笨到用力读他的东西。
针对很多人认为村上春树小说文笔简约的观点,谢端平也表示了怀疑。比如前文提到的,其连篇累牍、过多过滥的性描写,就并不简约。在村上小说“转轮”中出现的往往是一场性事,而且仅仅是一场性事,在他笔下就能制造出一条冗长无比的懒婆娘的裹脚布。谢端平甚至觉得,村上有时候就像一个长舌妇絮絮叨叨,《舞舞舞》篇首讲海豚酒店又破又小,竟用了近2000字,夹杂大量赘述,加上简单情节的堆砌,便构成了村上的“煌煌巨著”。
 《村上春树现象批判》是一部全面批判村上的专著,不只批判了村上的作品,还批判了与村上相关、与文学批评相关的各种现象。
学术可以争鸣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谢端平的观点也不一定全对,但是他这种批判精神是值得推崇的。学者周思明认为:“客观地说,谢端平这样的草根批评家,在文学理论和学术涵养的积累上并非‘功德圆满’,但他凭着可贵的‘问题意识’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,以及对文学常道的坚守、文本细读的认真,硬是成为一名具有一定门槛的文学批评领域的‘闯入者’,并在国内一些文学媒体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。”
尽管谢端平的批评或许存在是否击中了批评对象之要害的商榷余地,但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评论者,能有不甘于做“沉默的大多数”的批评自觉和“不迷信、不盲从”的批评勇气,能在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态势下发出与众不同的异见之声,这也许正是一个批评者应当具备的潜质。
青年评论家、文学博士陈进武认为:“谢端平以草根的身份、立场与胆识批判了村上春树的媚俗、媚雅与庸俗,但他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,而是穿梭于不同时空并以一往无前的批判精神与村上进行深度对话,同时也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开启了‘草根’与世界文坛的对话之门。”
作者谢端平自己也说:“长期以来,批评界皆大欢喜、一团和气,以众声喧哗的方式来确定作品优劣与否,有时也按嗓门大小来作判定,批评家因此丧失批评精神而成为表扬家、总结家或广告工作者。真正的批评特别是尖锐的争鸣往往不容于所谓‘主流’,被当成偏见并遭受语言暴力。作为草根批评家,我很希望这种‘偏见’来得多一点,来得更猛烈一些,从而产出真诚、尖锐且有价值的批评。”我想,这才是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吧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