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小说该如何写对话?
在具备了一些最起码的规则、原则、技巧之外,每个写作者都应有自己基本稳定、独特、鲜明的文风。而且每个写作者的文风也不是千篇一律、一成不变的,而是根据不同情况、内容、要求而不断发生着变化。
如果所有写作者的文风都一个样,或每个写作者的文风都从无变化,像个模子似的,想想都挺无趣、挺可怕的。你说余秋雨的散文很漂亮吧,可他几百篇文章几乎就一个套路,彼此之间的差别、变化不大,跟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一样。
比如小说里的对话问题,有人把它看得很重要——当然也重要,可对话究竟是多好还是少好、多到什么程度、少到什么程度,并没有固定的格式。
我写小说,过去一向并不喜欢写对话,大段大段是自己的叙述、描写、抒情、议论,这大概是受了鲁迅先生那句话的影响,“对话也不对到一大篇”(好像是来自《答<北斗>杂志记者问》一文)。有些编辑就说我的小说太散文化。可是,小说就一定要写对话?不怎么写对话、散文化的小说就一定不好吗?
不过有些对话多的小说确实挺精彩。1984年有一期《人民文学》杂志上,发过一篇北京作家韩少华写的短篇小说《暮雪》,全篇基本上都是对话,说的是一个女孩老使公用电话给一个并不存在的号码打电话,其实她就是因为孤独、寂寞,打电话不过是自言自语、自我倾诉。那时我还是个小孩,读了觉得挺新颖的,就一直印象深刻。
还有金庸的武侠小说《雪山飞狐》,通篇也是对话,由几个见闻、经历不同且怀着各自心思情感、利益打算,或好或坏、或忠或奸的人讲述同一个故事来完成。这大概是受日本导演黑泽明电影《罗生门》的影响,挺有意思。
还有以短篇取胜的法国作家都德的精短长篇《小东西》,全篇也是有大量对话,而且还话里带话再带话,甚至引号好层,“‘“‘……’”’”,极有特色。
说不定以后我的某部甚至几部小说,也会有大段对话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