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谈今天与民国大学校长之比较
2018-11-09 14:17:00
  • 0
  • 0
  • 3
  • 0
略谈今天与民国大学校长之比较

话题起始:北京大学前校长林建华,因为多次在重要场合念错字而被免职,引起社会舆论轩然大波。
我的看法:可是新换的北大校长,估计还不如林。林至少还是个化学家,而这位新科却是某省晋京的政客,文化素质等各方面表现更差。
中国这几所屈指可数的名校,尤其北大、清华,其校长可以不是学术大师、科学家、院士,甚至可以不是教育家、不懂教育,但至少得是个政客、管理人士,因为今天的北大、清华可以没有学术、没有科研,可以不培养人才,但必须是要局面稳定,不求有功、但求无过。
有人回复:谁当校长,要看个人。一般政治家当校长较为稳妥。
我再发表意见:主要是体制、当政者、时代等原因。
民国时代那些大学校长,首先不少本身就是学贯古今甚至中外的大学问家或科学巨匠,如胡适、蔡元培、竺可桢、茅以升、唐文治、马君武等人,他们自己就有个性与情怀、理想,懂得尊重教授,爱护学生,创造宽松、自由学术氛围,招徕人才,并以他为核心形成大师团队与梯队;
即使专业不是很精、科研成就弱一点,却还是教育大家,如蒋梦麟、张伯苓、马相伯、梅贻琦、钟荣光、陶行知等人,他们懂得教学规律,提倡学生素质全面发展,抵制鼠目寸光的功利化、工具化教育,推崇创造力;
而且至少,民国的大学校长几乎没有纯粹的政客,哪怕有官方背景的朱家骅、罗家伦、傅斯年等人,虽表现不如上述人物突出,但起码他们自己的学问与能力还是比较高的,而且他们也比较懂得教学规律。所以他们主政期间,学校依然能顺利发展,各方面成果卓著。
有人回复:草包用草包。
我再发表意见:此言甚对。再补充一句:政客用政客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