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玉林日报》1月6日发表散文《“客家红城”硃砂垌》
2021-01-11 13:25:11
  • 0
  • 0
  • 7
  • 0

“客家红城”硃砂垌(散文)

李子迟

玉林师范学院的文学教授、博士、教务处处长黄健云,已是多年的朋友了。早就听说他的家乡、位于玉林市郊区的硃砂庄(也叫硃砂垌,垌者,田地,岭南多用于地名),是一处极值得去一看的名胜。前几天偶经玉林,应黄博士之邀,终于成行。

硃砂垌隶属玉林市玉州区南江街道岭塘村,从玉林市区驱车往南沿玉陆路大约9公里就到了,离玉林火车站、玉林园博园都不远,实是位置优越、交通便利。村庄现在已经很少人住在里面了,大多数人都搬到外面修了新房子,每年只是逢年过节进去进行大扫除、祭祀祖先、红白喜事之类。但建筑仍保留非常完整,显得宏大、齐饬、精美。正门两旁贴着多副大红对联,“颍川世泽,江夏家风”“文章华国,诗礼传家”“百年好合,奕世其昌”等,概括了黄氏的渊源与家风,供后辈瞻仰、牢记、传承;上方则是挂着几块硕大的、很有年头的牌匾,前后三进四廊,分别是“大夫第”“司马第”“江夏堂”,反映了这座村子不凡的地位与黄氏昔日的荣光。

这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屋,宅院坐东朝西、以势而立,背靠青山、屏障如黛,田野开阔、阡陌纵横,前有一大片半月形池塘,天光云影、倒影如画;而宅院平面图也近似半月形,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巨大的圆,寓意圆满、完美。宅子四周有高达6米、厚达0.7米的围墙及旷浚的护城河(壕沟),还有碉楼、瞭望台、射击孔等设施,南北向仅辟两扇大门出入,里面就是一座独立、坚固的小城邦了,以确保安全、安静,而其防火、防盗、防闹、防旱、防暑等问题都得以解决。大大小小几百间房屋,基本上是以中轴线与几座主殿(祠堂)为中心呈左右对称,且自外向内略有地势上升,逐级深入,曲径通幽。整座围屋不但规模宏伟、布局严谨,而且门窗、瓦檐、家具等均精心制作、雕梁画栋、飞檐翘角、缤纷多彩,甚是华美。

黄博士介绍说,该围屋建筑面积广达18.2万平方米,肇始于公元1763年,完工于公元1791年,也就是大清乾隆年间,由先祖黄正昌出资兴建。黄正昌号炳粤,乾隆、嘉庆、道光三位皇帝在位时,先后任欎林州司马、同知等职,官至正五品,过世后,道光皇帝赐予“奉直大夫”。设计者为当时著名建筑师、钦州人黄郁芳,亦为黄氏同宗。黄为广西第一大姓,全国姓黄的亦以广西最多,其堂号为“江夏”。

居住在该围屋内的黄氏客家居民,于乾隆年间从广东梅县搬迁至此,人丁最旺时逾千。有诗为证:“梅州江山旧华堂,阀阅久传江夏黄。正里花村留政绩,千年翰苑擅文章。绵绵世泽流孙子,赫赫家声自汉唐。一看谱牒应许敬,令人远仰昔高阳。”也有对联印证:“金枝东粤嘉应梅州发源远;立纲西粤郁林硃砂绪流长。”这座围屋正是客家先民第四次大迁徙广西玉林的历史见证。

正是客家人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,使得硃砂垌历来人才辈出,闻名乡闾。黄正昌之子黄佐清和曾孙黄莹才,先后考取嘉庆朝、光绪朝科恩举人。黄氏后裔黄辛波,曾任中共欎林县地下特别支部书记,是桂东南武装起义者之一,1949年被国民党杀害,年仅29岁。黄辛波之妻李庆惠于1947年入党,亦于1949年被国民党杀害,年仅27岁。黄展强,云南省红河区首任区长(类似今之市长)。黄烈勤,航天工业部高级工程师,全程参与“两弹一星”研发。据不完全统计,建国后该庄有50余人考上大学,包括浙大、武大、北外等全国重点院校,还有1人获得博士学位。

据了解,硃砂垌是玉林乃至广西现存规模最大、最完整的客家围屋,被誉为“东方的古罗马城堡”。2004年它被评为玉林市文物保护单位,2019年又入选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目录。

此庄究竟为何以“硃砂”命名?在问黄博士之前,我望文生义,猜想它过去砂土墙一定是呈鲜艳的朱红色,只是历经230余年的岁月沧桑,风吹雨打日晒电劈,已严重褪色了。一问黄博士,没想到我还真蒙对了。想当年,整座庄子朱红一片,在蓝天白云之下,任明媚阳光普照,熠熠闪耀,是何等的金碧辉煌、靓丽夺目,有若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红宫。我脱口而出:“那就叫它‘客家红城’吧!”黄博士不禁抚掌喝彩起来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